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刘文哲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心与物化景随情迁——读刘文哲先生唯美世界的书画呈现

2020-04-03 14:02:26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孟姝芳 
A-A+

  苏轼在《临江仙》中曾发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旷世慨叹,如何在纷繁缠绕的现实世界中实现自我生命的安放和精神的归属依然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多元、物欲的膨胀、人情的失落、价值的迷失等为现代人构筑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五彩缤纷极目眩惑却又令人无所适从盲目无措,探索、迷恋、尝试、冒险、沉沦、游走、游戏、戏仿……成为了人们的精神缩影。文哲先生出生于60年代,成长于红旗下,发轫于改革开放新时代,亲身经历并目睹了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精神的变迁。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历练,其将对生命的感悟和精神的追索以绘画和书法的艺术形式呈现于画面、画意、画境,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雅致、静逸、安然、闲适的唯美世界。

  中国画论有言“画者,心画者也。”即是说,绘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不是为了客观再现外在于主体的客观现实,而是为了表现经由主体感知而嵌入人精神世界的生命意趣和人生境界。文哲先生画作多为实地写生之后所得,但是其画面中不仅呈现了写生对象总体性的物理特征和造型结构,更重要的是其将观照写生对象(景山、太行山、荷花等)时清净旷达的心境和心无旁骛的精思纯情内含于其中。所谓“大道至简”便是如此。这使我们在欣赏其作品时能够斩断尘世俗虑的日常视野,转而进入到由笔墨、线条、色彩谱写的审美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可以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暖意,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可以看到季节的欢宴,可以真切听到心脏的跳动……一切都在“心与物化”的过程中呈现为自在、自由而又和谐的存在状态。人与景、物与欲的紧张对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入主情与景之象相互辉映激荡化合而成的“物我合一”的自由境界。文哲先生的画作正是给我们积极传递着这份“至纯至真至情至性”的可贵精神和生命珍宝,为忙碌嘈杂琐碎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一个幸福的允诺和美好的期许。

  与画作之外,书法作品亦是文哲先生经年用功而结下的累累硕果。其书法作品主要以佛经为主。从其抄经的书法作品中,透过秀雅端庄的字体,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人格的稳健、精神的专一、胸次的空豁、心灵的澄明;可以体会到其历经世事繁华之后的那份简练与沉着。古人在书画理论中谈及“静雅”时曾有言:动易状而静难写。动态热情的情致比较容易呈现,而内敛静雅的韵度却很难生动表达,尤其要达到“静而不寂”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文哲先生书法作品中这份“静谧”的力量实非易得,其不是死寂,而是生机。,恰如明朝董玄宰所言:“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天地万物与我为一”的宇宙情怀、“万物皆备与我”的潇洒气度、“万物各归其静”的蓬勃活力共同构成了其丰富的书法世界和生命向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蕴藏无限可能、幻变多姿的理想世界。正如苏东坡所言:“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心与物化 景随情迁”是在品读文哲先生书画作品之后的直观感受,亦是在感受其作品世界时体会到的创作理念,更是在解读其书画意象时探得的生命感悟。先生将人生的感悟、生命的生机、个人的气质与书画作品的形式紧紧地关联起来,共同传达着人生的永恒和自然的魅力。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刘文哲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